当前,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、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之际,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的“关键一招”。而精准识别,是当前国家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前提,但实际操作中,仍有相当一部分干部如高厅村这般,做出“识人不明”“走过场”“混淆视听”等一系列作假行为。精准扶贫,全程都要精准,眼里“容不下一颗沙子”。
精准扶贫,群众的眼睛容不得沙子。我们的老百姓,需要的是“公平”、“公正”、“公开”,而非弄虚作假。高厅村的干部违规操作精准识别程序,不透明、不民主的贫困户认定操作如何让老百姓信服,如何体现公平与正义。老百姓的心中都装着一杆秤,老百姓的眼睛也是清亮的,面对不公,老百姓选择了举报。
精准扶贫,基层干部的眼睛容不得沙子。基层干部遇到问题,要正视问题,解决问题,而非逃避问题。当前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,脱贫目标艰巨繁重,面对众多的贫困人口减贫工作,我们的基层干部是最辛苦、最劳累的一帮人。但是,这绝不能作为他们不走程序、欺骗群众的借口,更不能掀起“懒政、懈政、怠政”的不良风气。高厅村的干部为图省事,捏造事实,对上对下均涉嫌欺骗;作为政府的形象,更是对政府公信力的亵渎,对老百姓根本利益的漠视。因此,基层干部要擦亮眼睛,结合实际,从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群众入手,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,切实做到精准扶贫老老实实,认认真真干好这项工作。
精准扶贫,党和政府的眼睛容不得沙子。全面小康是党和政府向人民和世界做出的庄严地承诺,精准扶贫,犹如造就栋梁大厦,基础不牢地动山摇。因此,需要党和政府下大决心,花大力气,要加强监督,督促我们的干部要尽职尽责,每个环节认真落实。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事关人民福祉,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,事关国家长治久安,事关我国国际形象。因此,脱贫攻坚全程“容不得沙子”,一针一线都要绣好,方能织出一幅“全面小康”的锦绣山河图。(岚清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