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,各地政府建立人才专项基金,出台人才奖励政策,均放“大招”,为留住人才,建设家乡。武汉为留大学生创业就业,修建起人才公寓来,为新就业和创业的大学生解决后顾之忧。
但是我们从中也看到了地区差异的问题,大部分中心城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比房源数量多,如江岸区、江汉区、武昌区,部分综合排名靠后的申请人会进入下一轮的配租轮候,而部分区提供的房源条件、租金价格更优,可交付房源充足,如洪山的福临居、青山的新桥花园等,因多方面因素,乏人青睐。这是因为发达区域就业机会多,还是更多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,更偏向在条件好的地方就业。
原因肯定纷繁复杂,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,落后区域肯定更需要人才,更需要人才去建设。那么稍微落后的区域应该如何“放大招”来留住人才更值得我们去深思,让“先富”的地方去带动“后富”的地方,让“先致富”的人才去稍微落后的地方传播经验,带动致富。
那么应该如何“放大招”。首先应该有政策上的倾斜,稍微落后的区域优惠政策应该比中心区域的优惠力度大,吸引更多有才之士的“加盟”;其次稍微落后地方应该大力发展产业,为人力留下了提供蓄水池,产业发展好了,自然就有人才留住的“磁石”;最后对优质高素质人才提供生活补贴,住房补贴,解决户口等“大招”,不仅让人才来,更让人才留下来。
各地的“人才争夺战”都已经打响,但只有合理利用政策“诱导”,让本地成为人才的“洼地”才会留在人才,带动发展,最后成功发展经济,走出一条“人才可持续”发展的道路。(伍家溢)
热门关键词:人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