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明,可以化腐朽为神奇,洗涤铅尘,净化社会风气,弘扬社会新风正气,传递正能量。可以博采众长,掀起一股社会整体学习浪潮,让和谐文明的春风吹进千家万户,更能吹进心灵。让中国式过马路、低头族……诸如此类的不文明甚至危险现象得到感化,明确红线、高压线意识的同时,做行动上的巨人,用脚踏实地丈量文明的尺度。
群策群力助力文明建设,拒绝“坐等靠要”思想滋生和蔓延。让底线意识外化于心,内化于行的同时,更要脚踏实地,化被动为主动,敢打硬仗、敢啃硬骨头,治理文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不正之风、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,让陋习无处隐藏。
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,不文明行为是日积月累形成的,要扭转这样的形势,势必要走一条“苦行路”。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”,就是要做到吃得苦中苦,不做人上人;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”,就是要知行合一,以知促行。号召全社会向文明示范人物、先进典型积极学习,补齐文明短板,筑牢服务意识、大局意识、文明无小事,个人前进一小步,就是城市前进一大步,共同推动城市文明建设快、准、稳发展。
打造出文明城市这一靓丽的名片,要治疗不文明行为的“通病”,也需做到“因人而异,因地制宜”。这与古人 “时异则事异,事异则备变”的思想一脉相承。要结合具体的省情、市情“对症下药”,发挥媒体的“喉舌”作用,积极宣传引导,多一些行动上、思想上的巨人,切勿急病乱投医,才能标本兼治,撸起袖子加油干,让文明城市的打造走得远,走得快,走得稳。(黄敏)